如何提高判断的一致性,提高判断质量发表时间:2022-05-27 16:59 众多研究表明,对重复性的常规决策,依据决策标准,简单模型的预测准确度高过人工判断。不管是做需求预测,还是医疗诊断,大学录取,都是如此。 比如同样的预测者,同样的产品,同样的环境,每次的预测都可能不一样。没有别的原因,根源就是人做判断时的不一致性:每次决策,人总是想调整些什么,否则觉得就跟没有增加价值似的。有个专门的名词,叫“虚幻的控制感”,就是用来描述人的这种心理。做了点什么,让你心里感觉更踏实;但因为每次的决策标准都有不同,决策的一致性就成了问题。 对于这种不一致性,我们可以考虑把预测拆分为两部分,有重复性的(存量)交给数据模型,没有重复性的(增量)拆分出来让判断。这样对于存量部分,就根本不让人来碰:如果预测模型都从数据中找不出规律的话,让人从数据里面看出则纯属徒劳。拆分以后,即便判断有不一致性,也只影响增量部分。试想想,存量是100,增量是20个,都让判断的话,误差10%就相当于12个;但如果只判断增量的话,误差就变成了2个,对整体的影响显著更小。 对于增量部分,我们要尽可能地借助统一的标准和决策流程,采取更加结构化的方式来应对。前面讲过的德尔菲专家判断法,从定义问题到组建专家团队、提供背景信息、循环判断等,就是这样的流程。再比如在定期的S&OP会议上,让各职能单列增量,加上基准预测,得到最终预测,也是结构化的做法。 此外,还有一系列的方法,也可以提高判断的质量:
|